一、研究理论较为前沿
本研究所采用的微观形态理论处于学科发展前沿。突出特色是依托语言学理论视角,通过科学严谨的大规模横断面实证设计,进行量化数据分析。同时,配以个案分析进行解读。微观形态理论在对中介语发展研究进行指导时,具有预测手段先进、预测力精准、预测工具前沿等理论优势。
二、研究创新具有启示性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从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关注少数民族三语英语习得的研究较多。相比之下,从生成语法视角考察少数民族学生三语英语习得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本研究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研究创新性突凸显在以藏族大学生三语英语习得者为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形态—句法屈折化习得发展过程展开研究,对语言内部心理表征式的中介语语法发展规律进行探寻,进一步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提供语言本体论方面的借鉴与参考。受制于地域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相比汉族学生而言,藏族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整体较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本研究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实证机会,窥视语言习得关键期后藏族英语习得者的中介语初始发展情况,观察基本助动词形态屈折化的初始发展过程,如同慢动作分解播放一样清晰可见,实属难能可贵。
三、研究实践意义具有参考价值
本研究揭示了藏族大学生在三语习得过程的中介语表征变异性发展规律,论证了在语言学习关键期后,藏族大学生脑中的生物属性器官语言官能生长机制仍旧能够被激活,无异于藏汉平衡双语者先前的语言习得过程。换言之,从语言习得内部视角而言,藏汉平衡双语者在习得三语英语句法时,不会受到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影响,不存在语言习得机制无法被再次激活的现象,从而导致藏族学生三语英语学晚了、学不会、学不懂的现象。也就是说,如同母语习得过程中语言官能的生长过程一样,藏族受试的语言官能生长机制可以被再次激活,不会发生无法激活的情况。本研究以微观形态理论视角统一了生成语法框架下二语与三语习得研究领域,进一步论证了藏族大学生三语英语形态—句法发展不存在语言习得关键期后无法再次激活的情况。鉴于此,应在先夯实国家通用语言汉语与藏语基础之上,再规划藏族学生的三语英语习得。该研究结论有利于西藏自治区及其它涉藏地区在规划三语人才培养方案时,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