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一个人即使从生到死手不释卷,所读书籍也很有限。何况,书读得再多,如果不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就永远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很欣赏唐弢先生的那句话——博览群书,读破一本。
“读精”,就是对“读破一本”的集中概括。“精”即经典,经典虽说不上一字抵一万字,但它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所不能比的。经典尽管阅读量不大,但读后收获颇丰,胜读许多书。
经典作品可以反复读,因此,“读精”必然要求“精读”,二者相辅相成。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可谓“读精”的“十字箴言”。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把数学家狄克逊的《近代代数理论》一书中仅20页的一篇文章读了半个多月,从中获益匪浅。
王冶秋老前辈对“读书破一卷”也深有体会。他在谈到读鲁迅的《阿Q正传》时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一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进而扩大到外国;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谈道:“读书万万不能狭窄……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现在,很多年轻人爱读书,阅读量也很大,但只是浮光掠影,如水过沙地,留不下什么痕迹。怎样才能做到“读书破一卷”?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书,反复阅读,从语言到情节,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唯有这样,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活生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