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1-11-22本文已被浏览 27505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渭水之滨,钟灵毓秀。巍巍学府,立德树人。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民主改革前夕的特殊历史时期,担负着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历史使命,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学校前身是1957年党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2018年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校60年来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和办学精神,明确指出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

办学63年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学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学校设有“西藏自治区众创空间”、“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当前,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目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

展望未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和致bat365官网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学校定位

学校的目标定位为: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引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层次定位为: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学科定位为:紧紧围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科学技术两大学科群,面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学科领域,完善学科结构体系,培育新兴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创建一批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医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

1.2人才培养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践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扎实推进“四个一流”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坚持内涵式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学科及本科专业设置

截止2021年7月,学校有59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1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国史、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网络空间安全、工商管理、哲学、新闻传播学。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税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士、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临床医学、会计硕士和旅游管理、金融、法律、教育、文物与博物馆、资源与环境、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

学校现有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等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13个。

2020年,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状况和bat365官网内涵式发展要求,学校调整专业招生结构,共有43个本科专业(详见表1)招生。在学校2020年招生计划中,对日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3个专业暂停招生。

1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本科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

序号

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

学制

2020年招生专业

1

财经学院

财政学

四年

40

2

金融学

四年

40

3

会计学(含专升本40)

四年

120

4

财务管理

四年

40

5

统计学

四年

40

6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40

7

审计学

四年

40

8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四年

35

9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35

10

行政管理

四年

35

11

档案学

四年

35

12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35

13

旅游管理

四年

35

14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四年

220

15

民族研究院

历史学

四年

30

16

民族学

四年

35

17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含专升本41)

四年

131

18

运动训练

四年

35

19

外语学院

英语

四年

120

20

尼泊尔语

四年

30

21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

四年

140

22

广告学

四年

35

23

广播电视学

四年

65

24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80

25

土木工程(含专升本2)

四年

67

26

网络空间安全

四年

35

27

通信工程

四年

70

28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60

29

网络工程(含专升本41)

四年

76

3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35

31

医学部

临床医学

五年

250

32

护理学(含专升本8)

四年

73

33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36

34

康复治疗学

四年

30

35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70

36

哲学

四年

35

37

法学院

法学(含专升本35)

四年

149

38

社会工作

四年

70

39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

四年

35

40

教育学(含专升本35)

四年

70

41

小学教育

四年

80

42

学前教育

四年

70

43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40

总计

2842

1.4在校生规模及生源质量

2021年7月,学校有各类在校生12789人,折合学生数11345(9699+182+838×1.5+2070×0.1)。全日制在校生10719人,其中本科生9699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90.48%)、专科生182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7%)、硕士研究生838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7.81%);成人教育学生2070人。

2020年,本科专业招生2842人,生源分布在西藏及区外19个省(区、市)(详见表2)。其中西藏生源2007人,占总招生人数70.62%,其他省区生源835人,占总招生人数29.38%。

2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2020年本科招生分类统计表

序号

生源

人数

1

西藏自治区

2007

2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

3

河北省

97

4

河南省

101

5

湖北省

50

6

湖南省

80

7

山东省

82

8

陕西省

156

9

四川省

59

10

云南省

37

11

山西省

93

12

甘肃省

24

13

重庆市

26

14

内蒙古

1

15

海南

1

16

青海

1

17

安徽

3

18

江苏

1

19

宁夏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1师资队伍

 截止2021年7月,折合教师总数894人(766+68+28×0.5+70×0.15+40-5),专职教师766人,兼职教师68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70人,外聘教师28人。人才引进40人,当年离职教师5人。生师比为12.69:1(11345÷894)。

专兼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96人。其中,教授141人,副教授255人,占教师总数的44.3%。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16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0名,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9%。现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

2.2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本科教学的126人,以bat365官网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41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总教授比例为89.36%。bat365官网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5人,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5人,占比为100%。

本学年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是2757门,开设课程总门次5426门。门次数比例为50.81%。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32门,教授讲授本科课程门数占总门数比例为19.29%。

2.3教学经费

2020年,学校收入总计58018.72万元。学校教育经费总额6210.26万元,2020年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为3154.66万元。学校年度教学改革支出78.09万元,建设专项支出20.42万元。

2020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651.34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423.04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398.18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826.72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436.17元,生均实习经费为410.54元。

2.4校园设施

bat365官网现有校园土地面积771655平方米,生均79.56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499812.84平方米,生均51.53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35526.65平方米,生均14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122个,面积43508.79平方米,生均4.49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3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7亿元,2020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706.4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2万元。全校建有148间多媒体教室(其中渭城78间,秦汉70间)、6间智慧教室(秦汉校区)、4间多功能教室(渭城校区)、1间微格教室的日常管理(渭城)、10间研究生教室(渭城校区)。建设有标准运动场,球类运动场、文体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设施。

依托校园网和局域网平台,建有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运行状况良好,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书馆总面积23444.97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748个。图书馆馆藏总量32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9万册、电子图书179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28.4册;2020年度新增纸质图书3.81万册。现有纸质期刊798种,电子期刊58.09万册。图书馆每周开放7天,周开放时间98小时。2020年度图书流通总量合计为17.12万本册。学校共有学生宿舍2200余间,可为所有全日制在校生提供住宿。其中本科生6人一间。

学校共有4个学生食堂和3个民族餐厅。学校保障餐厅全额补贴水电费,饭菜价格低于市场价和周边高校,卫生条件良好,可有效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3.1专业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落地生根,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围绕“质量工程”,起草制定了《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本硕连读机制,探索大类招生,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依托国家“双万计划”,围绕“民大2020计划”,实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学校持续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落实“双万计划” 建设一流专业实施方案》,持续巩固做强一批传统优势专业,重点建设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8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持续深入建设10个校级一流专业。

围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拓展西藏急需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急需的理、工、医和特色专业。2021年环境生态工程、艺术教育、休闲体育3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截至2021年7月,全校共有59个本科专业;积极申报考古学、机械电子工程2个本科新专业。日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3个专业暂停招生。

优化完善学分制管理措施,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加强本科美育工作的意见》和《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劳动教育实施意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高度重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20年7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师范专业认证;2020年9月至12月,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完成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3个专业专家进校考察工作,目前已通过认证。2021年上半年完成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的认证申请工作,即将接受专家进校考察。

3.2课程建设

持续实行四门基础课程增修教学。对2020级基础薄弱的区内学生开设《语文基础》、《英语基础》、《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增修教学,共计2500人(次)的新生参加了四门基础课的增修学习。

贯彻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落实“双万计划”建设一流课程(金课)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自治区和校级“金课”建设。推荐《综合英语》等24门课程参加自治区、国家级“金课”评选。组织完成《经济法学》等14门校级“一流课程”立项。

继续开展在线课程(慕课)建设工作,召开3场在线课程(慕课)规划和脚本撰写研讨会;持续扩充网络通识课程资源与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完成“财政学”等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结项工作。

继续实施“互联网+教学”计划,加强通识选修课的建设力度。对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口支援高校共享课程平台,加强与超星尔雅、爱课程、智慧树等课程资源建设行业领跑者的联系与沟通。丰富课程资源,开设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210门次,组织教师开展面授课98门次,共计40300人(次)选修学习。

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持续鼓励教师使用雨课堂、翻转课堂、SPOC、PBL、对分课堂、网络课堂、手机平台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3.3教材建设

教材选用严把政治关和质量关,重视马工程教材的使用。开设课程有马工程教材的一律使用马工程教材,目前bat365官网马工程教材使用率达100%。

本学年圆满完成了学校的教材征订、发放工作,春秋两季共发放教材1400多种,约13万册,码洋近500万元。完成本学年教材审查及法学类教材、外语类教材排查、全校本专科现用教材审查工作。

3.4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

学校高度重视教改、教研工作。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本学年共推荐国家民委教改立项23项,结项4项;西藏自治区教改项目结项2项;38个校内教改项目获批立项,39个项目获批结项。推荐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学校17项,获批6项,一等奖1项。

3.5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教务处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校”、“西藏自治区众创空间”、“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西藏地区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10项,共计立项资助经费238.6万元。其中国家级立项35项、自治区级立项70项、校级立项105项;分别为创新训练项目186项、创业训练项目6项、创业实践项目18项,大学生参与1100人次。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76项,共计立项资助经费223万元。其中国家级立项35项、自治区级立项105项、校级立项136项;分别为创新训练项目258项、创业训练项目10项、创业实践项目8项,大学生参与1400人次。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项206项。

2020年各学院共组织各类学生学科竞赛56项,2021年组织申报各类学科竞赛65项,其中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2项、铜奖4项,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各项学科竞赛正在有序开展。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优化“双创”平台硬件,提升创新创业环境,2020年投入250余万新建秦汉、渭城两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众创空间。目前渭城校区创新创业场地专用场地面积创业孵化1500㎡、创新实训1000㎡,秦汉校区创新创业场地专用场地面积创业孵化1000㎡、创新实训1000㎡,场地面积合计4500㎡。

深化大学生创业孵化,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吸纳40个项目入驻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其中渭城校区入驻项目22个(包含跨校区项目),秦汉校区入驻项目26个(包含跨校区项目)。均为各个团队提供工位、办公电脑,部分团队提供专用经营场地,各项目工作开展井然有序,部分项目持续盈利,吸纳大学生参与创办企业人数200余人,年营业总额300余万元。

四、专业培养能力

4.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这一主线,紧紧围绕贺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践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内涵式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立足西藏需求,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构建了高度契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体现了很强的服务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西藏人才需求的实际科学设置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灵活确定招生规模与时限,形成了具有西藏特点、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面对西藏长期、复杂、艰巨的反分裂斗争形势,面对西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人才的要求,凝练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育人标准。

4.2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及创新实践课三大课程类型。在三大课程类型基础上构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标准学制为四年的专业,最低学分为18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10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6学分、通识选修课不少于14学分),创新实践课程不少于30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不少于10学分)。

4.3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深入贯彻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增强“五个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夯实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

落实《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积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课堂+课外+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努力建设全国全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凝聚爱国力量,促进民族团结。持续深化易班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网络思政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聚焦重点工作,贴近广大师生,用好各类宣传阵地,推动融媒体建设,打造新闻精品,不断增强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以及感染力。在“民大新闻”栏目发布800余篇重要新闻,充分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为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党委书记、校长“开学第一课”“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节,“践行核心价值观 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培育各族师生浓厚的爱国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4.4实践教学

各教学单位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实习实践工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投入,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3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1220人次。协调各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具有规模效应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全年共举办60多项竞赛,投入经费近150余万元,获得各级别奖项100余项。

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49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所占比例为8.1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7人,所占比例为34.69%。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采取综合措施搭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实训平台。

学校修订完善学科竞赛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各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具有规模效应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全年举办“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63个学科竞赛项目,投入专项经费近100余万元,获得各级别奖项100余项。

本学年共提供了2090个选题供2021届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共有817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约占49.68%,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2.56人。强化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的检查管理,督促各学院按时间节点推进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工作,强化了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实时督查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答辩、成绩录入等工作。完成各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及2021届优秀毕业学士论文汇编工作。

4.5 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巩固和推行前期学风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联动机制,发挥各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转变学生学风,提高学习效果;转变教师教风、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推进学风建设纵深化,探索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务处和各学院先后组织了30多场报告,内容涉及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素养培养、反分裂斗争、教学科研研究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精选配足建强思政工作队伍,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教务处和学工处组织开展了“文明课堂”、“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团委组织各类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 

五、质量保障体系

5.1校领导情况

bat365官网现有校领导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名,所占比例为66.67%,具有博士学位2名,所占比例为22.22%。建立党委书记、校长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直接责任人制度,实行重要教学工作校长办公会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学基本建设委员会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建立较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5.2教学管理与服务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所占比例为38.1%;硕士及以上学位16人,所占比例为76.19%。院级教学管理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所占比例为52%;硕士及以上学位40人,所占比例为80%。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以过程管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民族院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实行学生学业预警制度。部分学院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学业发展。注重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扶,形成相关学院、教务、团学、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帮扶机制。通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教研室优化建设,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发展;拓展教师实战实践项目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用,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提高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

5.3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有专职学生辅导员76人,按本科生数9699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127:1。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3名,同时聘请13位教师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其中心理学硕士2人。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整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内容,构建八大教育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全面结合。入学教育是特色,上好开学第一课。毕业教育是关键,确保毕业生顺利离校。法制教育是基础,树立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诚信教育是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民族团结教育是抓手,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强化西藏区情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网络政治安全教育。假期安全教育是长效,确保学生按时返校。朋辈教育是示范,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注重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在制定学校有关条例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成立学生督察组织,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平台。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督导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岗位责任意识教育。真心关爱学生。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紧紧围绕教书育人中心工作,紧扣学生“教学娱吃住行”领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话语权,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鼓励学生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教育建设者”。持续推进“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动员全校力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5.4质量监控

学校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力量,及时充实教学督导队伍。健全学院二级教学督导队伍,落实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学院教学督导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两级教学督导以新进教师、新开课程等为重点开展听课工作,有针对性地获取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听课信息,督促改进。实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开展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平台。

根据教育部“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和“狠抓本科教育”相关文件精神,扎实落实《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持续执行《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以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认真组织开学、期中以及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运行秩序和教学质量进行督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材料、使用情况做专项检查。学校教学督导对202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将各学院论文答辩工作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认真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总教授比例达到89.36%。

学校现有3位专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3人。专职督导6人。本学年内督导共听课3650学时,校领导听课118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1080学时。2020-2021学年学生评教覆盖面为99%,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95%。同行、督导评教覆盖面为97%,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98%。领导评教覆盖面为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的占100%。

5.5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bat365官网本科教学的主要指标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数据汇总表如表3所示。 

3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单位)

指标值

1

全日制在校生(人)

11345

2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例(%)

90.48

3

教师数(人)

894

4

全校本科专业总数

59

5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43

6

新增专业数量

3

7

全校生师比

12.69:1

8

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亿元)

1.57

9

当年新增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2706.44

10

生均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人)

1.62

11

馆藏纸质图书(万册)

149

12

生均纸质图书(册/人)

128.4

13

电子图书(万册)

179

14

电子期刊种数(种)

5915

15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35526.65

16

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43508.79

17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人)

14

18

生均实训、实验室面积(平方米/人)

4.49

19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5651.34

2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人)

5826.72

2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3154.66

2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人)

436.17

2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人)

410.54

2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2757

2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6.67

2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22.22

27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89.36

28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19.29

29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97.3

30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99.9

31

体质测试达标率(%)

95.42

32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85.73

六、学生学习效果

6.1毕业情况 

2021届本科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工作。毕业证授予情况:本科2190人(其中bat365官网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学专业学生5人;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0人、哲学专业学生1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财政学专业学生6人、法学专业学生10人)、授予121名2021届本科毕业生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为97.3%;学位证授予情况:学士学位2189人,121人获得双学位。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9.9%。

6.2就业情况

2021届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是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企业就业、基层项目就业、考研。截止2020年12月,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85.73%。

学校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统筹bat365官网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构建起了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部)多部门协同联动、全员抓就业、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bat365官网就业工作高效、规范、有序开展。疫情发生后,学校党委迅速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2020届毕业生“一对一、一对多”就业帮扶工作方案》,构建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各学院(部)三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社厅和自治区公务员局的联系沟通,密切关注最新的就业工作安排、措施和通知,通过学校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媒介,发布国家、自治区最新的就业政策、通知500余条,累积阅读2万余人次。

疫情发生后,学校迅速启动线上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构建学校-学院(部)-班级-毕业生的四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点对点”的线上服务机制,准确掌握毕业生动态,构建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少数民族和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实行分类帮扶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留死角,覆盖全体毕业生。

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微信、QQ咨询群和值班电话,相关部门24小时在线值班,为同学们在求职应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同时,统筹全校力量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现未就业2020届毕业生帮扶率100%。做好线下招聘和线上招聘活动的高效衔接和快速转换,着力打造“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线上服务模式,有效引导广大毕业生参与网上招聘,助力2020届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通过毕业生微信群等渠道累积推送各类招聘信息1140余条,整理发布各类网上招聘岗位57000余个。积极联系区内外170余家用人单位,组织开展平安银行等单位线上专场招聘会54场。成功举办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2020届毕业生春季专场“空中双选会”,联合中央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共同举办“同心共筑”2020届毕业生高校联合网络招聘会暨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网络会,主动对接陕西省人才交流中心、西藏自治区就业援藏办公室共同筹办陕西省2020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会。积极邀请到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到校开展专场招聘17场,为毕业生提供岗位2100余个。组织毕业生赴西安参加陕西-绍兴高层次人才引进招聘会、咸阳师范学院师范生专场招聘会等400余人次。学校不断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2020年共发放各类调查问卷3000余份,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bat365官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3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134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1.38%。加强辅修、双学位管理,拓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继续开展行政管理、法学、会计学辅修及双学位的培养工作。完成2019级辅修专业毕业工作,共302人完成了辅修专业的学习,达到了毕业要求。121人同时获得主修学士学位和辅修学士学位证书。

6.4对外交流合作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组长单位的6所对口支援高校和其他支援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推进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在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西藏社会能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持续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生工作,开展与对口援助高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短期交流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按照对外交流合作计划,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各校实施派遣交流生、联合培养生工作。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10人,交流生6人;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10人,交流生19人;中国人民大学交流生9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交流生6人;厦门大学联合培养18人,交流生8人;南京大学交流生5人;东南大学交流生6人;中山大学实习生5人。 

七、特色发展

   学校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意识,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和研究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聚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拓展理、工、医等自然学科领域,为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服务。坚持“质量立校”,紧盯西藏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优势专业,不断加强理、工、医等应用型专业建设,重视师范专业建设。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从教学教法研究、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综合改革,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7.1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

7.1.1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校成立“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发挥资政献策作用,持续推进自治区重大委托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研究”工作。印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建设,构建全链条教育体系,编纂《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讲义》,顺利启动“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通识课的各项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7.1.2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好上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规定课时,规范采用马工程教材,持续开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概论》课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概论》思政选修课。持续打造“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持续探索“1234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严格贯彻落实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努力实现教学效果“两个转化”,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统一教案、统一PPT、统一试题库、统一阅卷“四统一”教学过程,引领教师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做现代文明的引导者传播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1.3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充分发挥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用。bat365官网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单位,将进一步围绕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梳理学校语言文字资源,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法治意识、规范意识,显著提高语言文字研究水平和应用能力,更加规范校园用字用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校园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素养全面提升。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组建语言文字专项培训团队等多种形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教育培训,2020年7月至9月,承担国家语委关于全国52县脱贫攻坚—甘肃省临夏县100名中小学教师普通话线上培训提升项目,梳理完成各项培训任务。8月,组织教师申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专项研究项目,bat365官网1项研究项目(10万元)获批。10月,承担国家语委关于民族地区——西藏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能力提升线上培训项目,西藏140名教师参训,充分发挥推广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7.1.4利用陕西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利用陕西红色资源,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 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组织13个学院204名师生赴延安开展了主题为“青春领航乡村振兴 红色筑梦创业人生”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大力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四史”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打造一堂主题鲜明的思政大课、实践大课。与陕西海澜翱翔航空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创业中心积极推进“高原无人机飞行员培训基地”建设、学员招募等工作。

7.2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强化一流专业建设

按照“优化结构、促进交叉、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依托内地办学和组团式援藏优势,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以为西藏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指向,继续巩固bat365官网哲学社会科学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强理、工、医等应用型专业建设,形成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2021-2025年,根据国家和西藏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适时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考古、金融科技、医学影像、商务经济、数字经济专业,同时撤销、停办人才需求少,就业困难的专业。

7.2.1巩固优势、强化一流专业建设

加大一流专业建设力度,持续加强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一流专业建设力度,形成三个级别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使学校专业建设层次分明、可持续发展态势。

在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指导下,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工作指导标准》为基础,参考《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落实“双万计划” 建设一流专业实施方案》,重点建设: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会计学、体育教育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财政学、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临床医学、行政管理、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持续深入建设:统计学、历史学、旅游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护理学、尼泊尔语、社会工作、小学教育、哲学、秘书学10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

7.2.2通过、控、增、调、合等方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即分批调整或撤销部分就业困难、实力薄弱、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对已完成新专业孵化任务、自治区需求不旺、就业出现困难的传统长线专业,逐步停办、撤销。

拟撤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日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教育学等专业。

——即控制专业数量,按减一增一原则控制规模;控制本科专业结构,增理工医特专业;控制相关专业招生人数。

——即依托学校办学实力和优势,巩固做强一批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围绕高原生物、特色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等“七大产业”,拓展西藏急需的专业方向,新增一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急需的理、工、医类专业。

——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及时灵活调整设置专业办学方向,以适应人才发展需求,保障就业。

——即探索专业大类招生。逐步推进对计算机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教育学类等专业实行大类招生。

7.2.3建设校企联合的教师培训基地

与校企联合,建设校企联合的教师培训基地培养具有双师特点的教师,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熟悉企业运转流程、熟练掌握企业生长的关键环节。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达到每年100人次。

7.2.4实施本硕连读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结合校企、校地、校府、科研等资源,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选择一定数量专业实施特别的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方式,在本科阶段选拔优秀学生提前免试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做大做强专业教育。

7.2.5实施大类培养

强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从课程体系、师资、实验室、教学团队、特色专业、校企协同、科研反哺教学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资源重组等综合改革,打造厚基础、宽口径、多出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内涵,加强产学研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调整联动机制,提高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应用创新水平。

7.2.6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科研成果等有效融入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将科研创新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意识。积极解放思想、探索融入科研、融入校企优质资源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式发展,创建大学科技园,支持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创造。

7.3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

学校“质量工程”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日趋成型。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

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一流本科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快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专业、课程“双万计划”,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切实做好师范专业认证等系列专业认证工作,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这一目标,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环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教研室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以制度约束和业务培养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师德水平。积极探索完善教考分离和适度淘汰制度,严格落实学业管理制度,实行学业预警机制,学风建设不断深化,人才质量有效提高。扎实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以竞赛促教学成效显著。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8.1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学科专业结构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西藏经济社会建设之间还不完全匹配。校内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特色还需强化;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评价、调整、发展的管理机制有待形成。

教学质量主体意识有待提高,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组织架构、质量管

理的运行及评价机制的研究不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保障学校人培养质量的实效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更加重视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的重视不够,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质量。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对本科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够。本科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教学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少数学生存在学风不正、考风不端,一些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实践教学要求落实不够扎实,质量还需提高;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利用率不高;产学研合作还不够深入;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缺乏。

8.2下一步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 

持续强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调整联动机制,完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提升改造传统专业,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定期对专业进行评估和诊断;加强理工医科类,高新技术类应用性交叉学科专业建设。认真落实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从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和教改项目等方面提升学科专业内涵,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应用创新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意识。切实落实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因材施教,深化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改革;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利用对口支援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科研建设,扩大学生受益面,不断完善联合培养本科生制度;积极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式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巩固学风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总结学风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建立学风建设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教师实践实战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通过团队式学习等形式,营造全员参与的教学氛围,结合文体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教学工作从“教师、讲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转变,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语

本报告是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希望向社会如实、全面地反映学校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同时也是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自我评估,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途径。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bat365官网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自治区教育厅的工作安排,《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目标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深化内部治理,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持续推动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聚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四大发展战略,坚持“三步走”的发展进程,实施好“十项”工程任务,奋力开启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新征程。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