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0-01-10本文已被浏览 27137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坐落在渭水之滨古都咸阳,其前身是1957年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创建单位、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

学校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和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刘延东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俞正声等中央领导对学校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杜青林、热地、向巴平措等领导同志亲自到校检查指导。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建校60周年,充分肯定了学校建校以来的办学成绩,并对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学校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造就一支立场坚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长期办学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从建校之初的干部培训、知识教育到现在的专业教育,再到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创造了西藏高等教育的诸多奇迹,是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和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

学校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在西藏平定叛乱、政权建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适应西藏实际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凝练了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优势,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先后荣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典型院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高校之一,具有浓郁的西藏地方民族特色,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实力。现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有54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91名(其中校本部101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4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38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64名。现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现有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近五年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375项。学校组建了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旅游研究所、南亚研究所、藏学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了一批以《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13对关系)研究》为代表的重大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其中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原环境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等重大项目,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学校地处祖国内地,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实践教学基地,校园面积1149亩,校舍总面积48.897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西藏自治区文明校园创建单位。

新征程,新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治藏方略,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力以赴做好立德树人、质量提升、创业就业、人才强校、科研创新、综合改革、信息化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八项重点工作,协调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欧珠,校长刘凯。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学校定位

学校的目标定位为:坚持内地办学,立足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引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层次定位为: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育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学科定位为:坚持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继续加大民族学(藏学)和其他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积极推进西藏急需的理、工、医类应用型学科及专业的建设,重点突破博士点学科建设,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

1.2人才培养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这一主线,紧紧围绕贺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践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内涵式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学科及本科专业设置

截止2019年7月,学校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国史、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网络空间安全、工商管理等1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税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电子信息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会计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等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11个。

1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本科专业设置及所属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情况

序号

专业  门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学制

1

哲学

哲学类

哲学

四年

2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统计学

四年

3

财政学类

财政学

四年

4

金融学类

金融学

四年

5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6

法学

法学类

法学

四年

7

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

四年

8

民族学类

民族学

四年

9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10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学

四年

11

教育技术学

四年

12

学前教育

四年

13

小学教育

四年

14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四年

1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四年

16

运动训练

四年

17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四年

18

秘书学

四年

19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四年

20

日语

四年

21

印地语

四年

22

尼泊尔语

四年

23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四年

24

广播电视学

四年

25

广告学

四年

26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四年

27

文物与博物馆学

四年

28

理学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四年

29

统计学类

统计学

四年

30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31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四年

32

工学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四年

3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34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35

网络工程

四年

36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37

网络空间安全

四年

38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四年

39

医学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五年

40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四年

41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42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

四年

43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四年

44

会计学

四年

45

财务管理

四年

46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47

文化产业管理

四年

48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49

行政管理

四年

50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年

51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档案学

四年

52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四年

53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四年

54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年

 

1.4在校生规模及生源质量

2019年7月,学校有各类在校生12948人,折合学生数10582(9062+316+605×1.5+2965×0.1)。全日制在校生9983人,其中本科生9062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90.77%)、专科生316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3.2%)、硕士研究生60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06%);成人教育学生2965人。

2018年,本科专业招生2538人,生源分布在西藏及区外13个省(区、市)(详见表2)。其中西藏生源1614人,占总招生人数63.6%,其他省区生源924人,占总招生人数36.4%。

                 2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本科招生分类统计表

序号

生源

人数

1

西藏自治区

1290

2

广西壮族自治区

25

3

河北省

95

4

河南省

100

5

湖北省

58

6

湖南省

85

7

山东省

110

8

陕西省

174

9

四川省

53

10

云南省

25

11

山西省

95

12

甘肃省

23

13

重庆市

27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1师资队伍

截止2019年7月底,折合教师总数768人(590+133+39×0.5+64×0.15+16),专职教师590人,兼职教师133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64人,外聘教师39人。柔性人才引进16人,当年离职教师17人。生师比为13.8:1(10582÷768)。

专兼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23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99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224人,占教师总数的42%。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71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1名,占教师总数的24.9%。教师中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

2.2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816,占总课程门数的49.67%;课程门次数为2,439,占开课总门次的45.66%。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38,占总课程门数的14.49%;课程门次数为581,占开课总门次的10.88%。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17,占总课程门数的13.21%;课程门次数为537,占开课总门次的10.05%。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29,占总课程门数的38.28%;课程门次数为1,858,占开课总门次的34.78%。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96,占总课程门数的36.28%;课程门次数为1,776,占开课总门次的33.25%。

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本科教学的82人,以bat365官网具有教授职称教师99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82.83%。 bat365官网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5人,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5人,占比为100%。

 本学年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47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57.32%。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294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为48.36%。

2.3教学经费

2018年,学校收入总计59622.13万元。学校教育经费总额38974.87万元,教学经费总额5436.64万元。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1975.47万元。
    2018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436.64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413.05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444.35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797.23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455.8元,生均实习经费为490.34元。

2.4校园设施

bat365官网现有校园土地面积76.609万平方米,生均76.74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35.1297万多平方米,生均35.19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4.91万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7104平方米),生均14.94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122个,面积33946平方米,生均3.4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7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37亿元,2018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348.5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6万元。有多媒体教室97间,智慧教室41间,公共计算机房7间,语言教室6间,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558台。建设有标准运动场,球类运动场、文体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设施。

依托校园网和局域网平台,建有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运行状况良好,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书馆总面积14.8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数1850个。图书馆馆藏总量319.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1万册、电子图书179万册;生均图书133.76册;当年新增纸质图书7.3万册。现有纸质期刊1132份,电子期刊59万册。图书馆每周开放7天,周开放时间98小时。当年图书流通总量合计为10.1万本册。

学校共有学生宿舍1600余间,可为所有全日制在校生提供住宿。其中本科生6~8人一间。学校共有3个学生食堂和2个民族餐厅。学校全额补贴水电费,饭菜价格在同类高校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卫生条件良好,可有效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3.1专业建设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专业建设国家标准,紧扣建设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的战略目标,在总结2017版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制定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汇编《2018级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

学校建有会计学、汉语言文学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新增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康复治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网络空间安全3个特色本科专业;建有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法学、新闻学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行政管理专业;有2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学前教育和民族学;有财政学、临床医学、新闻传播学、法学4个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有14个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学校持续打造汉语言文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会计学、财政学、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临床医学、体育教育、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等14个校级品牌专业。

围绕建设一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急需的理、工、医和特色专业区情,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26号)文件要求,完成了bat365官网“数学与应用数学”、“网络空间安全”、“医学影像学”和“康复治疗学”四个本科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其中网络空间安全、康复治疗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本科专业已获教育部批准,从2019级开始招收本科生。2019年申报艺术教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审计学3个本科新专业。bat365官网秘书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专业通过自治区2018年学士学位授予审核验收。

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教务处组织人员参加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会议,组织专业负责人参加西藏自治区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启动会曁通识培训,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召开全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部署启动会议。

优化完善学分制管理措施,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美育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和《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劳动技术教育工作指导意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3.2课程建设

学校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2017级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组织开展了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工作。完成51个专业1358个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发挥了教学大纲在教学实施、教学检查和评价中的作用。

围绕学分制改革,根据《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新生增修<四门基础课程>的实施意见》,对2017级基础薄弱的区内学生开设《语文基础二》、《英语基础二》、《数学基础二》的增修教学,有2000人(次)的学生参加了这三门基础课的增修学习。对2018级基础薄弱的区内学生在第一学年,开设《语文基础》、《英语基础》、《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增修教学,有2704人(次)的新生参加了这四门基础课的增修学习。

为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18年教务处组织开设了由民族历史文化等七大课程群组成的360多门次的通识选修课,作为素质选修课的重要补充。其中组织教师开展面授课78门次,开设网络选修课284门次并组织开展了导师线下辅导活动。

贯彻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落实“双万计划” 建设一流课程(金课)实施方案》,启动自治区和校级“金课”建设。重点培育和建设15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金课)。

加入“南京大学慕课西部行计划”,开展两校慕课建设研讨会,着力共享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慕课使用、慕课合建、教师培训等方面实现合作发展。启动2019年在线课程(慕课)建设工作。开展4场在线课程(慕课)规划和脚本撰写研讨会。

继续实施“互联网+教学”计划,加强通识选修课的建设力度。对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口支援高校共享课程平台,加强与超星尔雅、爱课程、智慧树等课程资源建设行业领跑者的联系与沟通。丰富课程资源,开设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107门次,组织教师开展面授课30门次,共计10370人(次)选修。

组织导师线下辅导活动。《走进创业》、《心理学与生活》、《理解马克思》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教师共开展了4场专题讲座和6门在线课程的线下辅导,500余名师生参加系列活动。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学习过程。共有179位教师在343个教学班中使用雨课堂、翻转课堂、SPOC、PBL、对分课堂、网络课堂、手机平台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开展了评选推荐智慧教学之星工作。

3.3教材建设

教材选用严把政治关和质量关,重视马工程教材的使用。圆满完成了本学年的教材征订、发放工作,春秋两季共发放教材1300多种,约12.9万册,码洋近500万元。完成2019届毕业生教材款清缴及退费工作。教材管理工作全面纳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不断提高教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3月至6月组织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组织5名教师分批次赴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参训;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20余名教师参加了3月16日教育部开展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视频培训。积极完成教育部要求的bat365官网马工程教材选用情况的统计工作;完成教育部要求的bat365官网民文教材使用情况的统计工作。

3.4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

加大资金投入和积极引导,开展

开展2019年西藏自治区教改项目的立项和结项工作。“认证视野下西藏民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等15个教改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0项,思政专项1项。“基于需求分析的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等9个项目获批结项。2011年西藏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4个项目和2012年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项目获批结项。开展学校2019年教改项目的立项和结项工作。“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等21个项目获批立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与实践”等31个项目获批结项。

推荐“‘三轮驱动、协同引领’—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改革与实践”等13个教学成果参加2019年国家民委优秀教学成果评选。组织开展bat365官网第十六届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西藏旅游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 21项教学成果获奖。

3.5创新创业教育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研讨学生在就业、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建立就业状况反馈机制。进一步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和完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就业工作校长办公会汇报制度、全校就业工作会议制度。制定并实施《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规范化与系统化的管理。建立科学化、人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示范校建设,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组织教师、学生赴延安、礼泉开展“红色筑梦之旅”教育实践活动;组织23名师生赴西北民族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习考察活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组织创新创业学生进行拓展培训;完成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全校获批立项136项,其中国家级35项,自治区级60项,校级41项;完成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工作,其中结项151项,延期7项,终止执行8项,形成了研究报告、论文、设计作品、软件设计等各类项目成果。

根据自治区众创空间建设项目申报要求,由教务处牵头,协调招生就业处、科研处共同申报项目,经西藏自治区众创空间认定考察组考察,2019年1月bat365官网以综合得分第一的成绩成功认定西藏自治区级众创空间。

完成2018届优秀毕业学士论文汇编工作, 实时协调督促各学院对各自学院201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各学院按时间节点上交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安排。组织各学院开展“中国知网毕业论文设计系统”操作培训,实现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化管理。

3.6教学管理建设

坚持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落实,强化教学管理,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方式。2018年上半年,紧扣学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的战略目标,组织开展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汇编《2018级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编制完成《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每学期期中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分别对教学大练兵活动专题检查、201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开展情况、实验室情况、项目建设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将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总结报告。

优化完善学分制管理措施,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美育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和《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劳动技术教育工作指导意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结合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专业类、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新出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方案,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修订、汇编2018级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围绕学分制改革,坚持因材施教,继续推进四门基础课程教学。对2018级基础薄弱的区内学生继续开设《英语基础》等四门基础课增修班,4000余名学生参加增修学习。

 

四、专业培养能力

4.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这一主线,紧紧围绕贺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践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内涵式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立足西藏需求,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构建了高度契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体现了很强的服务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西藏人才需求的实际科学设置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灵活确定招生规模与时限,形成了具有西藏特点、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面对西藏长期、复杂、艰巨的反分裂斗争形势,面对西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人才的要求,凝练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育人标准。“靠得住”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人才的政治标准,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政治素质,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

4.2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及创新实践课三大课程类型。在三大课程类型基础上构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标准学制为四年的专业,最低学分为18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10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6学分、通识选修课不少于14学分),创新实践课程不少于30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不少于10学分)。

学校各专业平均开设课程17.294门,其中公共课2.972门,专业课14.339门;各专业平均总学时2,701.651,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别为1,950.477、507.578。

4.3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bat365官网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问题的必然要求,发挥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的合力,不断强化育人质量。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

以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为抓手,坚持服务学校稳定发展改革大局;以“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抓好宣讲教育、抓好实践活动、抓好建章立制,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实”字上下功夫;以管好育人阵地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深”字上下功夫;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宣传密度,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在“广”字上下功夫;以“践行十九大精神、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加强校园网络媒体建设,开展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在“新”字上下功夫。同时,坚持“互联网+学生管理”,以信息化提升学生服务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建立西藏自治区易班建设发展中心,助力学生管理教育。

认真贯彻了《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团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并根据《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学习座谈、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网上测评等。各项学习活动与推进“两学一做”“学系列讲话 做合格团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与“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持续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青春建功新时代,奋力拼搏勇当先”为主题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顺利举办。本次大骨班结合bat365官网学生工作和学生干部培养目标共设置3次理论课程,一次案例分析和一次报告会,同时还安排了户外团队素质拓展。旨在进一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骨干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bat365官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健康成才。

4.4实践教学

各教学单位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实习实践工作,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投入;协调各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具有规模效应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全年共举办50多项竞赛,投入经费近100万元,获得各级别奖项111项。对学科竞赛、体育竞赛获奖项目指导教师奖励,近11.5万元。

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本学年本科生专业课程开设实验教学的共计351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87门。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49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所占比例为8.1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7人,所占比例为34.69%。对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并汇编成册;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实习基地建设情况进行统计汇编。

本学年共提供了2,711个选题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bat365官网共有417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48.68%,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4.77人。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3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3,189人次。

积极组织各学院开展本学期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实习实践工作进行,上线“习柚实习管理系统”,并积极推广使用。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给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42个学科竞赛项目专项经费支持;为保障各项竞赛顺利进行,修订学科竞赛相关文件。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进入常态化管理。基地相关管理制度、值班制度都已配套跟进,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募学科竞赛入驻项目团队,现已有10余组项目入驻,按照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201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进行检查管理,督促各学院按时间节点推进毕业论文(设计)设计进度,实现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实时安排督查各学院201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答辩、成绩录入。完成各学院2019届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及2019届优秀毕业学士论文汇编工作。

4.5 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巩固和推行前期学风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科研处等部门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联动机制,发挥各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转变学生学风,提高学习效果;转变教师教风、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推进学风建设纵深化,探索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务处和各学院先后组织了40多场报告,内容涉及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素养培养、反分裂斗争、科学研究等。积极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设置大练兵活动任务图和时间表,实行活动周报制度,确保大练兵活动“100%全覆盖”,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育水平。教务处和学工处组织开展了“文明课堂”、“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团委组织各类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

 

五、质量保障体系

5.1校领导情况

bat365官网现有校领导7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4名,所占比例为57.14%,具有博士学位2名,所占比例为28.57%。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建立党委书记、校长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直接责任人制度,实行重要教学工作校长办公会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学基本建设委员会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5.2教学管理与服务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19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所占比例为47.37%;硕士及以上学位14人,所占比例为73.68%。院级教学管理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所占比例为52%;硕士及以上学位40人,所占比例为80%。

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建立党委书记、校长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直接责任人制度,实行重要教学工作校长办公会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学基本建设委员会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以过程管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民族院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实行学生学业预警制度。部分学院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学业发展。注重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扶,形成相关学院、教务、团学、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帮扶机制。通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活动、教研室优化建设、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申报、教师实战实践项目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5.3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有专职学生辅导员74人,其中本科生辅导员70人,按本科生数9,062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130:1。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7名,兼职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2人,心理学硕士6人。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整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内容,构建八大教育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全面结合。入学教育是特色,上好开学第一课。毕业教育是关键,确保毕业生顺利离校。法制教育是基础,树立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诚信教育是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维稳教育是重点,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民族团结教育是抓手,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强化西藏区情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网络政治安全教育。假期安全教育是长效,确保学生按时返校。朋辈教育是示范,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注重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在制定学校有关条例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成立学生督察组织,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平台。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督导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岗位责任意识教育。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有很大提高,违纪现象大为减少。

真心关爱学生。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紧紧围绕教书育人中心工作,紧扣学生“教学娱吃住行”领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话语权,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鼓励学生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教育建设者”。

5.4质量监控

学校在教务处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不断加强校级教学督导力量,及时充实教学督导队伍。健全学院二级教学督导队伍,落实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督导组的工作思路。两级教学督导针对新进教师、新开课等重点开展听课工作,有针对性地获取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听课信息,督促改进。实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开展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平台。

根据教育部“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和“狠抓本科教育”相关文件精神,扎实落实《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继续执行《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以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认真组织开学、期中以及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运行秩序和教学质量进行督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材料的准备、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学校教学督导对201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进行专项检查,将各学院论文答辩工作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

学校有专职教学质量监控人员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2人,所占比例为100%。专兼职督导员137人。本学年内督导共听课4,320学时,校领导听课92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960学时。本科生参与评教覆盖面为100%。2018-2019学年学生评教覆盖面为99.47%,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100%。同行、督导评教覆盖面为98%,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100%。领导评教覆盖面为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的占100%。

5.5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bat365官网本科教学的主要指标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数据汇总表如表3所示。

 

3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单位)

指标值

1

全日制在校生(人)

9983

2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例(%)

90.77

3

教师数(人)

768

4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40

5

生师比

13.8:1

6

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亿元)

1.337

7

当年新增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2348.52

8

生均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人)

1.26

9

馆藏纸质图书(万册)

141.54

10

生均纸质图书(册/人)

133.76

11

电子图书(万册)

179

12

电子期刊种数(种)

5915

13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49100

14

其中: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33946

15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人)

14.94

16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人)

3.4

17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5436.64

18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人)

5797.23

19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1975.47

20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人)

455.8

21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人)

490.34

22

实践教学实验经费支出(万元)

413.05

23

实践教学实习经费支出(万元)

444.35

2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2439

2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26.08

2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24.68

27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82.83%

28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13.21

29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99.67

30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94.89

31

体质测试达标率(%)

93.34

32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96.37

 

六、学生学习效果

6.1毕业情况 

2019年bat365官网毕业本、专科和专升本学生2418人,其中本科学生,应毕业 2180 人,实际毕业 2173 人,毕业率为 99.67%。2019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有2087人(包含双学士学位4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95.73% 。

6.2就业情况

本学年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了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多部门协同联动、全员抓就业、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机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召开政策宣讲会、报告会20余场,推送政策信息150余条,构建起了学校、学院(部)、班级、宿舍四级联动的政策宣传、就业服务网络。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理性,未就业学生群体帮扶更加精准,就业市场拓展机制更加成熟。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将政策宣传重点落脚于进一步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向在校师生发放就业创业宣传手册累计5800余册,组织4500多名学生分别参加了2019年西藏自治区年高校毕业生(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政策宣讲会、2019“梦创拉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等,各学院组织召开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大会、班级就业创业政策主题班会,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信息群、“民大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就业信息网等政策发布渠道,畅通各毕业班班主任获取就业创业政策的渠道。“民大就业创业服务”合计为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服务信息281条。

2019届毕业生中有2504人顺利实现就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是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企业就业、基层项目就业、考研。截至2019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37%。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43.34%。升学149人,占6.85%,其中出国(境)留学5人,占0.24%。

6.3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69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0.76%。加强辅修、双学位管理。拓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继续开展行政管理、法学、会计学辅修及双学位的培养工作。完成2017级辅修专业毕业工作,共146名同学完成了辅修专业的学习,达到了毕业要求,其中法学39人,行政管理20人,会计学87人,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1.61%。获得双学位学生47名,占全日制在校生数比例为0.52%。                                                                                        

6.4对外交流合作

各团队对口支援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推进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在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西藏社会能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继续开展联合培养和对外交流。开展与对口援助高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短期交流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按照对外交流合作处计划,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各校教务处派遣交流生、联合培养生工作。2018-2019学年bat365官网派出交流生、联合培养生、暑期生共计89人,实习生5人。选拔2名学生选拔参加“2019年南京大学—以色列创新创业训练营”暑期项目。

 

七、特色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聚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拓展理工医等自然学科领域,为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服务。坚持“质量立校”,紧盯西藏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优势专业,不断加强理、工、医、师范等应用型专业建设。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从教学教法研究、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综合改革,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7.1做好顶层设计,调整结构,转型创新发展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工委、教育厅的部署要求,聚焦发展目标,实施“调整结构、转型创新发展”战略,坚持“4+1”发展模式,确保学校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促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推动学校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学校抢抓机遇,做好顶层设计,继续深化落实“一一三三二六六”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实施“一个战略”(调整结构,转型发展),贯彻“一个要求”(抓机遇,保稳定、促发展),定位“三个方向”(服务国家治藏方略,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抓牢“三件大事”(稳定、发展、改革),用好“两个抓手”(一手抓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一手抓应急处突和常态工作相结合的稳定安全长效机制),把握“六个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五教创新、依法治校),推进“六个工程”(民族团结教育工程、民大转型发展工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高端人才培养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新校区建设工程),到2020年,为实现与全国高校同步科学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奠定扎实基础。

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始终坚持从西藏实际和需要出发,坚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把培养多规格、多层次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在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类型定位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上,面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学科专业设置直接对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突出“藏字号”、“民字号”优势学科专业群,既体现了普通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属性,更融合了鲜明的西藏地域特色。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课内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以“用得上”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高水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专业综合改革相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区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验实训基地,构建完善的实践实验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加快推进“民大2020计划”,全面启动攻坚行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领导小组,配强小组成员,统筹规划建设项目,全面负责学校2020年新增学位点申报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医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4个博士点申报分别由1名校领导牵头并具体负责。二是优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各博士点申报工作组对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具体要求,摸排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限定时间,落实到人,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件件有人抓、事事见成效。三是强化沟通协调。主动向国家民委科教司、自治区教育厅等上级部门报告学科建设及申博工作有关情况,积极争取支持;组织相关人员赴对口支援高校、区外兄弟高校考察,学习相关学科申博经验。

7.2围绕质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以习近平总书记致bat365官网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契机,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特殊关怀。

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学校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上4课时思政课,学校班子成员以及各学院(部)书记、院长每学期至少上2课时思政课。加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门课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持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健全体育、美育、劳育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决落实稳定第一责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和两省区关于稳定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了学校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领导小组制定下发《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三月敏感期维稳工作方案》,坚持统一指挥,责任分包的管理原则。从校党委到全校各级部门层层签订稳定安全责任书、承诺书,逐层压实责任,层层督导。重要节点学校党委成员定时包片督导巡查、定点汇总研判,确保了各项稳定安全措施有序推进。 “123”班级常态管理机制为抓手,第一时间抢占网络主阵地,实现安全教育进校园、进网络、进课堂;深化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将矛盾纠纷排查与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相结合,逐项、逐事、逐人建立工作台帐,确保责任不推卸,人员不失控;深化毕业生管理,利用学校和拉萨就业服务点“两地一点”平台,管理在校毕业生和离校毕业生,确保离校不离责任,就业动向时时跟踪掌握。

7.3夯实基础,始终坚持质量为本

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一流本科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快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专业、课程“双万计划”,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切实做好师范专业认证等系列专业认证工作,确保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顺利通过认证,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这一目标,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环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就业导向,紧密结合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引进高学历人才,充实教师数量,狠抓质量提升,同时,推进专业评估工作,开展专业退出机制,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教研室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制度约束和业务培养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师德水平。积极探索试点教考分离和适度淘汰制度,严格落实学业管理制度,实行学业预警机制,学风建设不断深化,人才质量有效提高。扎实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大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以竞赛促教学成效显著。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质量工程”,积极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设置大练兵活动任务图和时间表,实行活动周报制度,确保大练兵活动“100%全覆盖”,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育水平。组织开展首期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建设、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与结项验收工作,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根据《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新生增修<四门基础课程>的实施意见》,继续对2017级基础薄弱的区内学生开设《语文基础二》、《英语基础二》、《数学基础二》的增修教学。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及专业诊断评估工作,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努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新增硕士一级学科7个。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和法律硕士完成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编制完成《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综合性“双一流”民族大学奠定了坚实稳定的基础。

7.4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全区就业工作新形势,创新求变,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创新引领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为基本思路,以西藏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和西藏高校创业者联盟为基础,积极构建以“一二一五”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建立一套制度,优化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坚持“两个面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抓好一个龙头,壮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及创新实训基地;搭建五种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载体。加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建设,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统筹大学生就业工作。学校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目标管理、加强考核评估和建立奖惩体系等措施保障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编写发布“西藏自治区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宣传材料,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主题班会,切实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利用“12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班级进宿舍工作机制,强化各类大学生就业精准指导,形成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专业化就业指导。充分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思维,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招聘活动联动、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岗位对接、就业手续全程网络办理等功能。学校有效拓展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早签约、早就业,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自2015年开设以来,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建设标准对课程进行了持续不断改进,其中7门课程达到了优质课程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是bat365官网创新创业课程的核心课程,有合理的教学梯队、有完善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采取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创新创业教师现已达到15人,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学历高、职称高、教学和科研、理论和实践、相互学习、蓬勃向上的教师梯队。师生配比为1︰152。双创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教师资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教师教育发展中心针对双创教师共开展3期专题培训(含本次专题研修班)。其中22名教师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其中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6人;三级16人;进入国家教育部双创导师人才库2人。

7.5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围绕“质量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要求,根据《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学校出台《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关于制定学分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于2017年6月完成各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自2017级本科生起,全面按照学分制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工作。学校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为各教学单位开展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提出要求、规定格式、指明方向;制定和修订有关教学制度和文件,如制定“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明确学生可参加学科竞赛活动范围和在竞赛参与、取得奖项等方面,学分记录办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提高实践动手、创新思维等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修订“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选课管理办法”、“学位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明确创新创业学分如何获得、累计、转化,如何选课,如何取得学位等必需条件。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紧扣学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的战略目标,组织开展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汇编《2018级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对《2017级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组织开展了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工作。完成51个专业1358个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发挥了教学大纲在教学实施、教学检查和评价中的作用。

7.6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四门基础课教学

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有关要求,结合bat365官网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实际,编制完成《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围绕学分制改革,继续对2017级基础薄弱的区内学生开设《语文基础二》、《英语基础二》、《数学基础二》的增修教学,2000人(次)学生参加了这三门基础课的增修学习。面向2018级基础薄弱学生开设《语文基础》、《英语基础》、《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增修教学,2704人(次)的新生参加四门基础课的增修学习。严格按照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要求,坚持因材施教科学编班。

7.7“强二推二”学科建设规划

按照国家“双一流”战略和区党委关于建一流大学的指示精神,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确立了“做强一流课程、一流专业,推动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十三五”期间学科专业建设目标、方案,依托国家“双万计划”,围绕“民大2020计划”,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制定《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落实“双万计划” 建设一流专业实施方案》,巩固做强一批传统优势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着力培育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13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强化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修订完善《“三助一辅”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围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急需的理、工、医和特色专业,网络空间安全、康复治疗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从2019级开始招收本科生。bat365官网本科专业数量增至54个。

全面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部等相关单位制定方案,有序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教务处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会议,并于6月29日召开全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部署启动会议。自2018年起,分年度对全校11个师范专业进行认证。首批对英语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开展认证。

7.8持续发展“四支队伍”创新机制

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四有好干部”标准,强调实绩导向,规范选用程序,加强轮岗交流,强化权力监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做好干部驻村工作,把驻村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干部、发现优秀干部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干部教育管理,完善和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阅文学习制度,分类分批组织全校处级及以上干部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外出轮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技能训练和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校内外培训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改进创业指导服务。开展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遴选工作,落实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以教研室为载体,深化教学团队建设,扎实推进教学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发挥协同创新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定、成果考核办法。完善学校、学院教学督导制度。充实实验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培训、参赛、评优、申报课题等方式,提高队伍工作能力。强化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整合后勤管理处现有工作机构和人员,建立后勤服务中心,对各类后勤服务人员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切实增强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后勤服务总体水平。积极落实教育部直属高校“6+1+1”、陕西省高校“4+1”对口支援工作新模式,抓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11名援藏干部优势,积极开展交流互访,落实了年度工作协议。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办学软实力不断增强。一是深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违规行为负面清单和师德档案,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审、人才推进、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并下发了《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教职工校外兼职管理办法》《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新创业管理办法》《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管理。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选派34人次参加对口支援高校学习和“西部之光”访学、西藏特培等访学项目。积极做好2019年度6位博士研究生报考和协议签订工作、17位引进人才考察考核工作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对接工作,上半年报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6人,其中调入引进13人,柔性引进3人。四是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充分用好职称评审自主权,严把政策关、程序关和质量关,通过严格外审、调整学科组、严肃工作纪律等措施,优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周期,顺利完成2018年度职称自主评审工作。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8.1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学科专业结构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西藏经济社会建设之间还不完全匹配。校内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特色还需强化;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评价、调整、发展的管理机制有待形成。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要求落实不够扎实,质量还需提高;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利用率不高;产学研合作还不够深入。

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对本科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够。本科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教学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少数学生中存在学风不正、考风不端,一些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8.2下一步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 

持续强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调整联动机制,完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提升改造传统专业,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定期对专业进行评估和诊断;加强理工医科类,高新技术类应用性交叉学科专业建设。认真落实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从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和教改项目等方面提升学科专业内涵,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应用创新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意识。切实落实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因材施教,深化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改革;修改专业培养计划,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利用对口援助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扩大学生受益面,建立完善的联合培养本科生制度;积极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推出创业孵化基地和准备建立大学生创业科技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巩固学风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总结学风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建立学风建设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教师实践实战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营造全员参与的教学氛围,通过团队式学习等形式,结合文体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报告是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希望向社会如实、全面地反映学校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同时也是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自我评估,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途径。

当前,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教工委、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各民族师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致信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推进实施“民大2020”计划,全面转型创新发展,奋力书写好西藏教育“奋进之笔”。沿着“调整结构、转型创新发展”的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推动和内地高校的同步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