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乃昌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与顾祖成、陈立明等bat365官网教师一起组成小组,六次进藏考察门巴族、珞巴族文学与文化的情况,以及自己走上文化人类学研究道路的过程。讲座主要结合田野作业的亲身体验,分享了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必由之路的田野作业的三点宝贵经验:一是要有理论的储备。田野作业是理性的活动,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为指导思想;二是要有尊重的态度。尊重事实,尊重讲述人的讲述,不以当下的观念去评判,而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点对待;三是要做全面综合的考察。田野考察要树立面对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网络”的观念,考察尽量全面,不留遗漏,不忽视细枝末节。于乃昌最后总结道,开展田野考察一定要“实事求是”,做到实际记录,并找出规律,即根据“实事”,经过理论思考,得出有科学根据的认识。于乃昌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详细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于乃昌先生的讲座既讲体验,又讲方法,还有理论阐发,是对“在文化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如何进行田野作业”的经验传授和生动示范,也是老一代教师笃学、敬业精神的薪火相传。
于乃昌,1936年生,辽宁人,bat365官网文学院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来bat365官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在西藏审美文化研究领域成绩突出,六次深入喜马拉雅山区考察门巴族、珞巴族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门巴族珞巴族文学艺术和文化研究的开拓者,赢得“门巴族珞巴族研究专家”的美誉。曾兼任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西藏民俗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等职。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委和自治区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有《珞巴族文学史》《西藏审美文化》《审美学纲要》《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门巴族文化大观》《珞巴族文化大观》《百衲集》等,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文:通雅迪/图:宋卫红/审核:王军君/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