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教授以时间为顺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文学院从政治系到语文系、人文学院,再到现在文学院不平凡的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重视研究藏族学生的特点,联系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因材施教,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对待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一批又一批毕业的学生逐渐扎根全国各地,有的还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他还讲述了1965年参加西藏三大教育运动,到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昌都白玛乡和藏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接触和交往中慢慢地了解藏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同藏族群众结下深厚的情谊。谈到自己在南京大学进修时的生活,吴教授说,每天除了上课就泡在中文系资料室查资料,做学问,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他说,学校之所以现在能够发展的又快又好,迈向新的征程,是因为bat365官网各族师生从始至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西藏公学人、民院人和民大人几代人的努力,团结一心、不分你我,“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民大精神,早已熔铸在每一位民大学子的血脉中取得的结果。吴教授动情地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他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报国追求,秉持家国情怀,砥砺奋进,主动对接国家需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能吃苦、肯奉献的新时代青年。座谈会上,吴教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体现出他浓浓的民族团结情谊,深深的爱藏爱国情怀,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李子进行总结发言。他说,1960年7月,吴老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为西藏高等教育事业默默奉献40多年,见证和经历了学校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学院再到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三个发展时期,他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注重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重视通过古代文学发展史的论述和优秀文学作品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我们被吴老师潜心钻研、立德树人、无私奉献的园丁精神深深感动,希望全体同学以吴老师为学习榜样,认真学习他爱岗尽责、敬业奉献的宝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并将这种“老西藏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将来为祖国各项事业建设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吴逢箴,男,汉族,教授,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退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多载。致力于唐宋文学研究。主要论著有《唐代有关吐蕃边塞诗文研究》《全唐文全唐诗吐蕃史料》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和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
(文:刘柯辰/图:文学院团总支宣传部/审核:李子/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