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榆林学院郭冰庐教授应邀做客“文学讲堂”,在3212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窑洞村落的营造智慧及工匠溯源》的学术报告。文学院院长王军君为84岁的郭冰庐教授敬献了哈达,李宜教授主持了讲座,文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讲座。
郭冰庐以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新文化的嫩芽,绝不会凭空萌生,一定离不开那些虽已衰老,却还蕴涵生机的老根——乡村”为引子,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了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居住着五千多万人的窑洞古村落,指出窑洞保温隔热、冬暖夏凉的生态环保意义。他认为,基于黄土的天然属性而就地取材的传统窑洞是生态回归的典范。郭冰庐着重介绍了下沉式窑洞院落构图的潜掩式空间,阐述了工匠营造艺术的审美生态意义,认为窑洞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民间工匠的审美追求,以及民间造型艺术的美学理想。追根溯源,这种工匠精神在古村落传承有其历时性历史渊源,对窑洞古村落的形成的发展有影响极大。
整场讲座图文并茂,可谓一场精彩的民俗学盛宴,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佳肴,大大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
(文、图:李小娟/审核:王军君/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