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民大故事】西藏公学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者:陈钦甫)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9-07本文已被浏览 8118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民族团结是灵魂

西藏公学是一所民族院校,多民族的学生生活在这里,他们大多来自西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体会到伟大祖国的关怀和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校党委始终把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贯穿在一切工作之中。并号召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都要做遵守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模范。经常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表彰先进,及时纠正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并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对于藏族一切有益的民族风俗习惯,如饮食、节庆、礼节、服饰等,都应当加以尊重,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如藏历年等,也像元旦、春节一样受到重视。除此之外,过年过节,学校还召开联欢晚会、团拜会,领导和老师们向学生拜年祝贺。二是坚持每年从青海、西藏运来酥油、糌粑、牛羊肉发给藏族干部和学生灶改善伙食。三是为回族师生开办清真食堂,方便就餐,落实民族政策。四是重视学习和使用藏族语言文字。除设立藏语文专业外,还把藏语文列为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课,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开办职工夜大,组织教职工学习藏语文,坚持早晚自习,定期考核,教职工经过学习,很快解决了生活、学习和行政管理上语言不通的障碍。接着又成立了藏族干部师资训练班,后来这些同志大都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西藏的藏文专家学者;五是由于藏族学员刚到内地,气候水土不服,病号比较多,学校又专门开办疗养所和传染病隔离室。六是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二、艰苦奋斗,勤俭办学

建校之初,在生活等方面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师生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发扬“老西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围墙自己打,没有篮球场、运动场同样自己修,使校园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变。为了更好地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方针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教育。要求学生对宿舍、食堂、教室、公厕及校内环境卫生按班分片包干自己打扫,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植树、校外劳动;去延安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向王杰、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学习活动等。经过系列教育,学生政治思想进步很快,积极要求入团入党。尊敬老师、遵守纪律、讲究礼貌、注重文明、关心集体、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学生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水管漏水有人关,桌凳坏了有人修,半夜刮大风,也有学生去教室关窗户,就连学校果园的果实也无人摘吃,校风明显好转。在学习上,同学们刻苦钻研。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夜,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晨,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站在路灯下复习功课,多数同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在生活上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节约成风,爱护公共财物,衣服破了自己补,补了又补也不舍得丢,把学校新发的衣服节省下来上交。每月发的助学金,除购买必须的学习用品外,其余的存入银行,从不乱花一分钱。这种良好的校风,深受学生家长和西藏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后来,又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以班为单位自发的成立了理发小组、家具维修小组、补鞋小组,热心为同学做好事,学校先后又开办了农场、养猪场、缝纫厂、化工程、粮食加工厂等25个小型工厂,截止1978年共生产粮食544000斤,蔬菜143万斤,油料 3524斤,花生15000斤,提供猪肉641000斤,烧砖90000块,生产出了水泥、石灰、地毯、皮革、肥皂、衣服、鞋袜等十几种产品。墨水、粉笔可以自给。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使出身于农奴的藏族同学不但学到了一些技能,也受到了锻炼,给国家节约了资金,对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不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劳动有些过多,后来在贯彻《高教六十条》时得以纠正。   

三、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保证学校稳定、民族团结、愉快生活的重要措施,不是一件小事。少数民族院校的学生,特别是藏族同学个个能歌善舞,这为开展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生们远离家乡,初次来内地学习,没有假期,也没有条件回家。当时他们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单一,所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成立了业余体校和业余文工团,除开展各种球类比赛外,各班级也组织文艺演出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排练节目,进行宣传演出。节目丰富多样,包括小话剧、合唱、踢踏舞、锅庄舞、家乡舞等多种形式。校园内不但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也可以看到身着盛装的藏族男女学生,在鲜花盛开的校园绿草坪上,围成圆圈,舞动双袖,跳着欢快的舞蹈,歌声优扬,飘逸潇洒。学校的文艺演出不光在校内,还下到部队、机关单位、农村、工厂进行慰问演出。二部十四班辅导员阿旺曲珍老师在省委小礼堂表演的女声独唱藏族古典宫廷乐曲朗玛《阿玛列弘》,一曲唱响,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后来,又在校内校外进行多次演出,受到广大师生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1960年,我在西藏公学二部十四班任教时,为了配合汉语文的教学,提高藏族学生说汉话的兴趣和能力,曾把古希腊寓言《农夫与蛇》和中国古典神话《东郭先生和狼》这两个故事,分别编成两个小小的话剧,由班上学习好、表现好又有一定表演技巧的小丹增和吉吉两位同学用汉语进行排练演出,由于十四班整体表现好,先后被学校、陕西省评为文教系统先进集体。

1963年我在一部一班时,为配合向雷锋同志学习,又编排了小话剧《雷锋与少先队员》,也是由学习好表现好的班长曲吉和小苍穷同学扮演,同样用汉语演出,都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又使同学们从中受益得到启发。

这些演出,不但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也密切了对外关系,增强了民族团结,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学校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歌舞的海洋”。

四、新型师生关系

教书育人,建立亲密、和谐、团结、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吸烟不喝酒,老师必须做到在任何公共场合都不抽烟不喝酒。既教书,又育人,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全面关心,细化管理。建校初期,特别是1960年招收的第二批藏族等少数民族学员,大都是民主改革的积极分子。出身贫苦,他们过去深受三大领主的残酷压迫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文化水平是双文盲。面对这样的学员进行教学,困难可想而知。学生又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内地学习,语言不通,对生活学习环境不适应,也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想家等,但他们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政治素质较好,对党对社会主义对人民解放军有深厚的感情,思想单纯,性格直爽,生活简朴,热爱劳动,求知欲强,学习刻苦,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和具有的基本特点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感情上,要把来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胜过自己的子女,要做到全面、无微不至地关爱照顾和细化管理。即不但要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衣、食、住、行,处处都要关心,要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老师的身影。学生上街、洗澡也要有老师陪同带着,晚上查铺给学生盖被子,并形成制度规定,班主任、老师甚至学校各级领导也要轮流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同出操”,即“五同”。一天不是只管8小时,而是要管24小时,白天为师,晚上像亲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补课,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对住院的学生要关心看望,对生病在宿舍休息的学生则把病号饭送到床前;老师还要建立学生卡,内容包括家庭住址、人口、经济状况、体检表、学习成绩等。老师不但要上好课,还要做到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以便关心帮助;藏历年前,在征得学生同意后,学校免费给每个学生家长写一封信,介绍学校情况,进行慰问、报平安,并希望能及时回信保持联系,以免学生挂念。这一做法,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拥护欢迎。这种集学校教育和家庭式教育于一身的教育模式,要求老师从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既教书又教人,既是严师,又是良友。学生有什么问题,都愿找老师倾诉,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劝导与安慰。师生关系和民族团结亲密无间,使学生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觉悟不断提高。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政策以及西藏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政治教育。多年来,这种藏汉师生血乳交融,俨如一个大家庭。这种亲密、和谐、团结、平等的师生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在区内外传为佳话,让人难以忘怀,也给人留下永远美好的记忆。

几十年来,我们这些亲自参加学校筹建与学校同命运共呼吸,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藏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老民院”人,不计名誉,不计较职务、职称和工资的高低,无怨无悔,党的需要,就是个人的理想,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也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子孙。

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在意的还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1963年,我在西藏公学一部一班任教时,班委会出专栏,在黑板上写出了“我们的好老师——陈钦甫”九个大字;第二次是1994年在财经系,我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学生毕业临走前,同样在黑板上写下了“我们的好老师——陈钦甫”九个大字。让我既感动又惭愧。第三次是在2008年,原西藏公学二部14班学生丹增同志(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云南省委副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会长)他在“纪念西藏民族院建校50周年发表的《忆母校念恩师》”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的汉语老师姓陈(钦甫),他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藏语 ,他相貌堂堂、衣冠楚楚,并且能歌善舞,据说是从部队文工团转过来的。所有同学都特别喜欢他,他对同学们从学习到生活也都关怀备至,哪位男生的头发长了,他就帮助理发。在冬天有的同学被冻出了鼻涕,他会过来掏出自己的手帕帮你轻轻地擦掉。他们是父亲吗?不是。他们是母亲吗?也不是。他们胜似父母。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平凡的人生中流淌着高尚,他们严厉的情感中包含着挚爱。他们朴实的作风中透漏着硬朗。他们就是我们最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我们永远尊敬他们、爱戴他们、想念他们。至今,他们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他们和颜悦色的谆谆教诲仿佛还回响在我的耳边。”读了这段话,很让人感动。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褒奖,也是对学校所有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工作的称赞和肯定。作为一名教师,能受到学生这样高的赞赏,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也为学校能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学生感到高兴。每想到这段经历,一个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面孔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面对学校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近年来,学校又广泛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开展“校园十大民族团结进步之星”教育评选活动,促进了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学校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校团委也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由于我已离休多年,对于学校当前开展的“手拉手、结对子”的活动,认为结对子那是在职人员的事,好像与我们离退休人员无关,其实那是不对的。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又长期居住在学校,了解学校情况,因此,教育青年一代,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从2011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先后结识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何儒以及文学院的王平、外语学院的乔欣欣等八名学生,我以一名“小学生”的身份开始向他们学习电脑方面的知识,他们对我学习电脑都给予热情耐心地辅导帮助,每讲一个问题,都把操作的方法、步骤一一写在我的笔记本上,让我非常感动。从此,我们之间来往也越来越多,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毕业,有的即将毕业,还有的是研究生。特别是财经学院的优秀学生会干部、共产党员罗海强、罗洪两位同学不但帮我学习电脑,还帮我修电脑,只要碰到问题总是随叫随到,一刻也不耽误因此我和同学们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师生关系。由于同学们的帮助,我不但学会了打字、收发传送文件、图片,还学会了处理照片等,使我初步摘掉了电脑文盲的帽子,学会了上网、打字。写稿子写文章再也不用手写了,让我享受到了晚年快乐的现代文化生活。其实,我和这些同学认识交往的过程,就是结对子,只是当时自己没有认识到而已。

不过,正式结对子还是在2014年3月28日。这一天,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也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通过财经学院,我和尼玛顿珠、洛松次西、旦增卓嘎、参决、王毅璐5名贫困生结为对子,向他们每人资助现金100元,还举行了简短的结对子仪式。财经学院的焦忠武书记、秦国华副院长都讲了话,我在仪式上发了言,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这500元钱,原本是财经学院发给我的演讲费,我坚持不要,他们也不愿意收回,怎么办?我立即建议把这笔费用资助五名贫困生,其中包括四名藏族和一名汉族贫困生。我想这样做,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体现了民族团结精神。我的建议得到了财经学院领导的积极支持,并提供了五名贫困学生的名单。这就是我正式结对子的经过。

另外,我还配合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结合个人进藏的经历,以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向学生宣讲介绍了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是怎样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先进事迹和故事,以及学校的发展史等内容,进行传统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我的结对子活动就由开始的点扩展到面,使学生受教育的面也越来越大,当然,首先是自己受到了教育,生活也越来越充实了。我认为,老同志只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自愿参加和学生结对子的活动。结对子的过程,既是师生相互学习帮助的过程,也是bat365官网过去那种“亲密、和谐、团结、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这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有意义的活动。

附图六张:

附图1,1963年陈钦甫(后右1)在西藏公学一部一班任教时,组织藏族同学编排的小话剧《红领巾的知心朋友雷锋》演出后合影。(陈钦甫珍藏提供)              

 
附图2,1959年西藏团校六班开办的化工厂生产的肥皂。图左上右二是陈钦甫。

                         附图3,1959年学校开办的缝纫厂                     

                    附图4,学生下乡在农村帮助群众收割麦子                 


附图
5,1959年西藏团校12班学生次旺(后排)在指导同学学习汉语拼音

 

附图六、2014年3月28日,和财经学院五位贫困生(其中藏族4人,和一名汉族残疾人)结为对子,并每人捐赠100元。(有一名藏族学员上课未到)(陈钦甫珍藏提供)

 

说明:以上图片除注名者外,均源自画册《西藏公学一周年》

【作者简介】陈钦甫,十八军老战士,bat365官网离休干部。1933年出生,1947年,14岁参军入伍。1950年,在部队同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当年随十八军进藏,从事文艺和共青团工作。1957年,调入西藏团校(西藏公学)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西藏团校班主任兼政治思想课教师,任西藏公学教师教授拼音和数学,能用藏语授课板书,后任预科副主任、财经系党总支书记,1994离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