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养,11月4—5日,民族研究院赴延安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爱玲,党政办主任张向耀,教学办主任邓广宇,团学办主任索朗玉珍,班主任李倩、曹剑波,以及2015级历史师范班、2016级历史师范本科一班与二班全体同学,共100多名师生参加活动。
4日下午,全体成员抵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知青插队七年的梁家河村,先后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村人民建成的全省第一个沼气池,兴办的铁业社、磨面坊、代销店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曾生活居住过的窑洞。听着讲解员的讲述,感慨着梁家河的发展轨迹,同学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作风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坚信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更加美好。
5日清晨,同学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余件,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了陈列效果,使人身临其境,大家伫立在革命年代历史伟人照片前,追溯着他们的历史足迹,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当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从事革命和生产的高昂斗志。随后,成员们来到了杨家岭,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革命领导人的旧居以及中共七大会址、书记处小礼堂。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来到枣园,同学们脚踏着结实的黄土,行走在党和国家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听着讲解员仿佛身临其境的讲述,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与向往。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学院此次组织同学们到延安红色革命旧址参观学习,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使我们坚定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理想信念,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我们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此次延安红色教育之旅虽然结束,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继续努力前行。
(文:刘俊冉/图、审核:周爱玲/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