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聪华教授致力于西藏地区科技发展数十年,他认为充分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全面监测高原冰雪环境,采用数字化保护技术模拟西藏古建筑遗迹,是保护西藏民族文化的重要方法。
遥感技术诠释高原冰雪青藏高原上的冰雪世界,也被称为“白色荒漠”。因地理环境独特,其对全球气候的异常敏感度,堪称测量气候变化的“温度计”。加之青藏高原丰富的水量,对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影响意义重大。探究青藏高原冰雪态势,已成为近年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研究和分析青藏高原冰雪覆盖面的变化有利于了解我国气候、气温的变化以及降雨量”,王聪华告诉我们。
为实践这一想法,单靠科研人员的脚步丈量、实地勘测,难以顾及冰雪全貌。于是,王聪华在主持《青藏高原冰雪覆盖变化监测》这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时,决定带领团队采用卫星遥感方法,充分利用多种遥感影像,以精确的1:5万地形图为基础,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冰雪覆盖面积的量算。
青藏高原属立体结构,需要从多维度去构建虚拟模型。王聪华在实验模拟过程中,为确保数据观测的准确、模型结构的精度,对项目步骤进行了多重细分。
在动态变化的冰雪面二维观测精度问题上,他用中分辨率(5米至30米)影像长年监测青藏高原冰雪覆盖面积变化的方法,多源多次观测以贴近冰雪面实际变化;在高山冰雪面高程变化的高精度监测问题上,他采用高率(2.5米,如ALOS影像)立体影像和SAR影像来监测青藏高原冰雪面升降的变化,用光学立体影像和干涉SAR联合实现对这一高程变化的监测,第一手资料就此诞生了。
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的数据都有了,那如何把它们有效地“镶嵌”到虚拟的模型中呢?王聪华经过反复思索与实验,决定对以往研究的技术方法进行深度优化,把多源遥感观测联合的青藏高原冰雪面变化监测模型构建方法和冰雪量变化的分流域监测模型构建方法进行融合,采用多源长期积累的遥感观测来实现专业建模。这一大胆革新新思路,将会在原始方法研究与典型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新的遥感监测方法。从此,在未来的青藏高原年度四季冰雪覆盖面变化量的监测手段中,又多了一个“新途径”。
遥感技术,为人类增添了一只洞察自然的“眼睛”。透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冰山结构与态势,坦然把原本的不可测转化为提前预知,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助益于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
打造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团队西藏地处高原之巅,受自然气候影响,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藏族为寻求种族延续、适应自然洗礼,善狩猎、易迁移,在建筑、服饰、饮食、交通及生产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物质民俗文化。信宗教、重礼乐,在文学、艺术、宗教、婚礼及丧葬方面形成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
西藏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大家庭的一部分,传承和发扬西藏民族文化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相互交融与团结。因此,为保护与传承西藏民族文化、探索西藏古老文明、促进西藏文化科技发展,打造一支优良的数字化保护团队,培养优秀人才是大势所趋。数十年来,王聪华为此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在第二届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上,来自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信息工程学院的研发团队带来的成果———虚拟三维数字博物馆和3D打印文物模型引起了众人的称赞。
它高度的仿真性,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博物馆中。“这是一项以3D技术为核心的研发成果”,王聪华介绍说。在王聪华看来,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科技手段和方法。在现代3D打印技术的处理下,三维影像模型里能够真实地展现原古建筑物的纹理结构,真正实现古代遗迹的三维可视化、数字化存储。他认为,通过3D打印技术造出的仿真模型,照样可以向游客展示西藏建筑遗迹、文物的每一部分细节、外观和内在属性信息,既能够让古文物得以永久保护,又有利于西藏民族文化的研究、宣传与管理,这是一套成本低廉、功效显著的古文物建模方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文物保护与旅游文化之间探索出一条较为完善的解决途径。致力于学院建设服务于西藏发展作为西藏二代,他有着很深厚的西藏情节,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深深蕴藏着他的深厚情感,少年时期生长于那个地方,深深眷恋着那块土地,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他父辈撒下的汗水,在艰苦的年代为之奉献了青春。纵然之后辗转京鲁两地读书工作多年,可当科研力量匮乏的西藏地区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归来,把毕生所学与西藏之需紧密结合,以学科建设、西藏发展为目标,利用网络应用、遥感监测与数字化等多项技术在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方面,积极做科研,认真育人才。
信息工程学院在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处在十分特殊的位置,集中了全校的工科专业。在他及学院其他领导、老师们的幸苦努力下,学院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土木工程和工业工程8个本科专业;重点建设了一批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实验教学中心,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他积极推动学院的科研工作,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近五年学院的师资力量显著增强,高级职称从仅有的几名发展到高级职称比例占专任教师的50%,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科梯队。
在团队建设方面,他认为“团队合作才能推动科研的快速发展”。于是他一边做科研与教学,一边着手带领、培养科研团队。主持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科技重点项目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积极组织教学改革,承担重点课程建设,著书立说。并且帮助他人申报国家各种基金项目,在2011年带领信息工程学院的博士们获得国家项目基金扶持,实现了学校理工科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
基于他们在科学研究及团队建设上的贡献,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科技厅评审确认建立了自治区级《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广大教师及学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科研平台,更是为西藏民族学院更名为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提供了支撑。
重点实验室以解决西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现实和长远问题为出发点,树立服务于地方的理念,目前确立了光信息处理与西藏环境监测、科学可视化与西藏文化传承两个研究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实验室主要关注地表植被、农作物以及冰雪覆盖变化的监测问题、西藏地区蝗灾遥感预警机制问题,拓展高光谱遥感与西藏地表监测方向。
王聪华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教书育人始终是我们的宗旨,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怎么传授知识,最终的落脚点是培养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力,更高的阶段来说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和本质要求,离开了这些要求谈能力培养是无意义的,两者相辅相成,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说教育目的达到了”王聪华说。他曾多次获得校先进教育工作、优秀教师荣誉,获得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多项,2015年被评为西藏科协系统2011-2015年先进工作者。
三十余年的持续奋斗,也为王聪华赢得了政府及社会的各项荣誉与社会尊重。但他并未由此驻步,而是始终秉承初来西藏的心志,把毕生所学所思贡献给这片疆域,为西藏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个人简介】王聪华,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西藏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方向硕士导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EI、SCI检索多篇,出版教材5部。主持或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其中负责国家863重点项目(2009AA062702)子课题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62025)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各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2113,51164031,51166012)三项。曾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西藏科协系统2011-2015年先进工作者,曾两次获校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