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博士 |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关舟曲文化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在藏学研究领域卓有成绩的学者,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的马宁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童年疑惑激起的研究兴趣
“我从小在被称作是‘古羌圣地’的甘肃舟曲县长大,那里保留的古羌遗俗,既使我感到了快乐,也让我充满了好奇。”
小时候的马宁特别期待附近的寺院举行大型宗教活动,那时寺院里会用几口巨大的铜锅来煮牛肉,油炸的馓子和馍馍堆成了小山,前去朝觐的人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开锅牛肉和馓子、馍馍。每年的春天,他都能见到山上的藏族同胞们用背篓背着一种还结着冰的叫做“苦根儿”的野菜,到县城里走街串巷换取旧衣物,通常一背篓野菜能换两三件衣裤。据奶奶说,摘野菜的人得半夜4点就打着火把开始摘,等摘完走到城里都到中午12点了。那时的他对这两类与吃穿有关的事情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住在一个地方的人,要穿不同的衣服、过不同的生活。
这些疑惑在他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聆听了藏族老师元旦的《民俗学》之后,逐渐解开了。他也知道有这样一门学问是可以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的,这激起了他更大的兴趣。在元旦老师的推荐下,他报考了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师从郝苏民先生。从那时起,马宁真正走上了研究藏羌文化的学术道路。
献给舟曲罹难者的祭礼
此后几年,马宁一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茂县、理县、九寨沟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并撰写藏羌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其内容涉及藏传佛教、民间信仰和藏羌民俗,其中多篇文章被一些刊物、网站转载,并被学者引用,逐渐在藏羌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马宁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刘昭瑞先生学习宗教人类学。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人类学训练,开始把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学术研究上,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舟曲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现状及其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使众多学者为之着迷。马宁在做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时,周大鸣、麻国庆、张应强等老师都表示“舟曲真是人类学研究者的天堂”,鼓励他继续深入研究下去。然而,不幸地是,在马宁毕业后一个月,舟曲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他所进行田野调查的月圆村、三眼村、罗家峪村遭受重创,很多访谈对象罹难,而他这篇论文也成为真实记录这三个村寨中的民众生产、生活及其文化的“历史”文本。这件事对马宁触动很大,他说“这篇《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以舟曲地方为例》的博士论文,也算是我献给罹难者的祭礼。”
接续土著研究土著的传统
目前国内对舟曲藏族文化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但还属于积淀期,研究队伍以地方文化界人士和舟曲籍的高校教师为主,马宁就是其中的一位。
舟曲地方文化界人士大多为国学基础深厚的老前辈,是舟曲地方文化最早的研究者,他们把一生中的所见所闻与舟曲的大事记录下来,这种成果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参考价值,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近代的历史资料。但现在,这些老人们大多都已去世,舟曲籍的高校教师正在成为当前舟曲藏族文化研究的主力军。他们大多在北京、广州、成都、兰州、银川、西安、拉萨等地的高校工作,绝大多数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这些人又以藏族为主,他们在舟曲成长,熟悉舟曲的自然、社会、历史情况和民风民俗,会说当地汉、藏方言,具有从事舟曲藏族文化研究的先天优势,又掌握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马宁看来,他们开启了舟曲“土著研究土著”的先河。
每年春节,大家相聚的时候,就一起讨论切磋,互相帮助,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舟曲藏族为主的学术圈,现在,与舟曲毗邻的迭部籍的藏族学者也逐渐加入进来,这对于今后舟曲藏族的研究是非常有利的。谈到这里,马宁笑了。
珍惜现有研究环境
马宁在舟曲进行田野调查时,曾帮助地方政府筹备香巴拉艺术节,培训志愿者,为宗教局撰写了基督教传播方面的调研报告,并对基督教徒的宗教生活提出建议,给村寨中的宗教民俗活动摄像,给很多村寨的民众照合影照,分发光盘和照片。在此过程中,他与大家相处地非常融洽,调查工作也开展得很顺利。他说,只有每年都做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的动态资料,逐渐积累知识,实现研究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目的,才能写出令人信服的好文章。切实地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出谋划策,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才是他做研究的意义所在。
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对舟曲地区的人文环境与田野调查进行剖析,马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舟曲藏汉民众之间的民族关系非常融洽,民风淳朴,为学者们提供了良好的调查研究环境。大家应该珍惜这种研究环境,在进行调查研究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帮助当地政府和民众,也为后来的研究者铺好路。”
(编辑:高晓玲)
(责编:徐言)
链接地址:http://www.tibet.cn/zxyj/xzft/djft/201102/t20110225_935967.htm
童年疑惑激起的研究兴趣
“我从小在被称作是‘古羌圣地’的甘肃舟曲县长大,那里保留的古羌遗俗,既使我感到了快乐,也让我充满了好奇。”
小时候的马宁特别期待附近的寺院举行大型宗教活动,那时寺院里会用几口巨大的铜锅来煮牛肉,油炸的馓子和馍馍堆成了小山,前去朝觐的人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开锅牛肉和馓子、馍馍。每年的春天,他都能见到山上的藏族同胞们用背篓背着一种还结着冰的叫做“苦根儿”的野菜,到县城里走街串巷换取旧衣物,通常一背篓野菜能换两三件衣裤。据奶奶说,摘野菜的人得半夜4点就打着火把开始摘,等摘完走到城里都到中午12点了。那时的他对这两类与吃穿有关的事情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住在一个地方的人,要穿不同的衣服、过不同的生活。
这些疑惑在他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聆听了藏族老师元旦的《民俗学》之后,逐渐解开了。他也知道有这样一门学问是可以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的,这激起了他更大的兴趣。在元旦老师的推荐下,他报考了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师从郝苏民先生。从那时起,马宁真正走上了研究藏羌文化的学术道路。
献给舟曲罹难者的祭礼
此后几年,马宁一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茂县、理县、九寨沟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并撰写藏羌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其内容涉及藏传佛教、民间信仰和藏羌民俗,其中多篇文章被一些刊物、网站转载,并被学者引用,逐渐在藏羌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马宁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刘昭瑞先生学习宗教人类学。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人类学训练,开始把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学术研究上,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舟曲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现状及其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使众多学者为之着迷。马宁在做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时,周大鸣、麻国庆、张应强等老师都表示“舟曲真是人类学研究者的天堂”,鼓励他继续深入研究下去。然而,不幸地是,在马宁毕业后一个月,舟曲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他所进行田野调查的月圆村、三眼村、罗家峪村遭受重创,很多访谈对象罹难,而他这篇论文也成为真实记录这三个村寨中的民众生产、生活及其文化的“历史”文本。这件事对马宁触动很大,他说“这篇《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以舟曲地方为例》的博士论文,也算是我献给罹难者的祭礼。”
接续土著研究土著的传统
目前国内对舟曲藏族文化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但还属于积淀期,研究队伍以地方文化界人士和舟曲籍的高校教师为主,马宁就是其中的一位。
舟曲地方文化界人士大多为国学基础深厚的老前辈,是舟曲地方文化最早的研究者,他们把一生中的所见所闻与舟曲的大事记录下来,这种成果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参考价值,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近代的历史资料。但现在,这些老人们大多都已去世,舟曲籍的高校教师正在成为当前舟曲藏族文化研究的主力军。他们大多在北京、广州、成都、兰州、银川、西安、拉萨等地的高校工作,绝大多数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这些人又以藏族为主,他们在舟曲成长,熟悉舟曲的自然、社会、历史情况和民风民俗,会说当地汉、藏方言,具有从事舟曲藏族文化研究的先天优势,又掌握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马宁看来,他们开启了舟曲“土著研究土著”的先河。
每年春节,大家相聚的时候,就一起讨论切磋,互相帮助,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舟曲藏族为主的学术圈,现在,与舟曲毗邻的迭部籍的藏族学者也逐渐加入进来,这对于今后舟曲藏族的研究是非常有利的。谈到这里,马宁笑了。
珍惜现有研究环境
马宁在舟曲进行田野调查时,曾帮助地方政府筹备香巴拉艺术节,培训志愿者,为宗教局撰写了基督教传播方面的调研报告,并对基督教徒的宗教生活提出建议,给村寨中的宗教民俗活动摄像,给很多村寨的民众照合影照,分发光盘和照片。在此过程中,他与大家相处地非常融洽,调查工作也开展得很顺利。他说,只有每年都做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的动态资料,逐渐积累知识,实现研究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目的,才能写出令人信服的好文章。切实地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出谋划策,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才是他做研究的意义所在。
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对舟曲地区的人文环境与田野调查进行剖析,马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舟曲藏汉民众之间的民族关系非常融洽,民风淳朴,为学者们提供了良好的调查研究环境。大家应该珍惜这种研究环境,在进行调查研究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帮助当地政府和民众,也为后来的研究者铺好路。”
(编辑:高晓玲)
(责编:徐言)
链接地址:http://www.tibet.cn/zxyj/xzft/djft/201102/t20110225_935967.htm